机读格式显示(MARC)
- 000 01819nam0 2200253 450
- 010 __ |a 978-7-5136-4254-5 |d CNY68.00
- 100 __ |a 20160727d2016 em y0chiy50 ea
- 200 1_ |a 产业就是脊梁 |A chan ye jiu shi ji liang |f 白益民编著
- 210 __ |a 北京 |c 中国经济出版社 |d 2016
- 215 __ |a 410页 |c 图 |d 25cm
- 320 __ |a 有书目 (第407-410页)
- 330 __ |a 本书主要内容: 1、“中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”、“日本失去的十年、二十年”……在一片唱多中国、唱衰日本的喧嚣声中, 日本却低调地实现了产业的转移与升级, 淘汰掉低端制造业而向“高新尖”产业转型, 并在亚洲构建起雁行格局, 通过“控心化”的发展模式, 掌握着核心技术、掌控着产业链条。2、在日本人看来, 经济竞争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, 是实现民族目标的仅次于战争的最佳手段, 其在各产业的海外扩张, 正是另一种形式及层面的“军国主义扩张”。日本已经在高铁、核电、电子、汽车等诸多领域对中国形成了“侵略”, 通过综合商社与财团制造业在产业链上的布局与掌控, 日本财团正逐渐将中国企业纳入其整体结构与全球战略之中。3、日本财团体系“寓军于民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 它使日本成为隐形的军事强国。财团机制表面的相互协调, 其本质是对国家经济和产业组织上的计划与控制, 从而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军工体系。日本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, 在产业运行方面重视国内的宏观控制, 这也是日本军工产业发展选择“寓军于民”的思想根源。4, 想要应对产业战争, 中国必须卧薪尝胆, 力求在新兴战略产业上实现突破, 应该反省和重新借鉴日本综合商社和财团模式的成功经验, 并指导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, 进行产业链的竞争, 打造出中国独立自主的产业体系, 争取在全球产业链上获取更多的主导权, 才能在未来的经济战争中取得胜利。
- 606 0_ |a 产业发展 |A chan ye fa zhan |x 研究 |y 日本
- 701 _0 |a 白益民 |A bai yi min |4 编著
- 801 _0 |a CN |b 湖北三新 |c 20160727
- 905 __ |a LYVC |d F131.34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