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读格式显示(MARC)
- 000 02016oam2 2200397 450
- 010 __ |a 978-7-5063-8775-0 |d CNY26.80
- 010 __ |a 978-7-5063-8372-1 |d CNY26.80 |f CNY
- 092 __ |a CN |b 人天705-0016
- 100 __ |a 20151228d2015 demy0chiy50 ea
- 200 1_ |a 大学·中庸 |A da xue · zhong yong |e 青少版 |f (春秋)孔子及其弟子著 |g 李君兰译注
- 210 __ |a 北京 |c 作家出版社 |d 2015.12
- 330 __ |a 《大学》原为《礼记》第四十二篇。宋朝程颢、程颐兄弟把它从《礼记》中抽出,编次章句。朱熹将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合编注释,称为《四书》,从此《大学》成为儒家经典。至于《大学》的作者,程颢、程颐认为是“孔氏之遗言也”。朱熹把《大学》重新编排整理,分为“经”一章,“传”十章。认为,“经一章盖孔子之言,而曾子述之;其传十章,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。”就是说,“经”是孔子的话,曾子记录下来;“传”是曾子解释“经”的话,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。《中庸》原是《小戴礼记》中的一篇,为孔子后人子思所作,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。宋、元以后,《中庸》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,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。从人性来讲,就是人性的本原,人的根本智慧本性。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“临界点”,这就是难以把握的“中庸之道”。
- 461 _0 |a 作家版经典文库 |v 069 |1 2001
- 702 _0 |a 李君兰 |A li jun lan |4 译注
- 711 02 |9 kong zi ji qi di zi |a 孔子及其弟子 |c (春秋) |4 著
- 801 _0 |a CN |b 人天书店 |c 20151228
- 856 __ |q text |s 77962.50K |u http://www.cxstar.com/Book/Detail?pinst=P6u77RH0me5oQF0l5w3&ruid=2594d975003f2bXXXX
- 904 __ |a 2594d975003f2bXXXX |b 中国哲学 |c 可供 |d 青少年 |e 否
- 905 __ |a LYVC |d B222.12/E0118396
- 906 __ |a E0118396 |b E0118396 |c B222.12/E0118396 |d 电子图书 |e 14.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