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读格式显示(MARC)
- 000 02126oam2 2200349 450
- 010 __ |a 978-7-5117-2669-8 |d CNY46.00 |f CNY25.30
- 092 __ |a CN |b 人天688-2352
- 100 __ |a 20150803d2015 em y0chiy50 ea
- 200 1_ |a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|A sha shi bi ya shi si hang shi |d Shakespeare's sonnets |e 插图本 |f (英)莎士比亚著 |g 屠岸译 |z eng
- 210 __ |a 北京 |c 中央编译出版社 |d 2015.06
- 215 __ |a 347页,[30]页图版 |c 画像 |d 21cm
- 330 __ |a 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》154首,在世界文学史上与意大利彼德拉克《十四行诗》、英国伊丽莎白·巴瑞特(勃朗宁夫人)《葡萄牙人十四行诗》并称,约创作于1592-1603年之间,是一组思想深刻、艺术成就很高的诗歌,主题包括宗教情感、个人生活、历史事件、社会问题等,涵盖了人生的各个方面,极大地拓展了这一诗体的表现领域,为多恩、米尔顿、济慈等诗人的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。原诗前126首是献给一位美貌青年的,第127-152首主要写给一位“黑女郎”,两组诗歌内部有很强叙事性,且相互关联,既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,同时亦给后人在理解上留下重重迷雾。上世纪40年代,在胡风先生的鼓励下,屠岸先生将本书完整地翻译过来,自此便与这部诗集结下不解之缘,在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研究,修订。此次再版,除更动个别文字错讹外,又写来一篇序言,介绍国外各版本插入素描、木刻、钢刻等情况,以及本书所选插画来源。书后附先生小女章燕的一篇文章《不断蕃息的美丽生命》,详细介绍十四行诗这一诗体在欧洲各国的发端及发展,为我们理解原著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。
- 510 1_ |a Shakespeare's sonnets |z eng
- 606 0_ |a 十四行诗 |x 诗集 |y 英国 |z 中世纪
- 701 _0 |a 莎士比亚 |A sha shi bi ya |c (英) |c (Shakespeare, William |f 1564-1616) |4 著
- 702 _0 |a 屠岸 |A tu an |4 译
- 801 _0 |a CN |b 人天书店 |c 20150803
- 856 __ |q image |s 130364.37K |u http://www.cxstar.com/Book/Detail?pinst=P6u77RH0me5oQF0l5w3&ruid=281c57d4000ed4XXXX
- 904 __ |a 281c57d4000ed4XXXX |b 外国语言文学 |c 不可供 |d 成人非学术 |e 否
- 905 __ |a LYVC |d I561.23/E0081336
- 906 __ |a E0081336 |b E0081336 |c I561.23/E0081336 |d 电子图书 |e 25.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