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读格式显示(MARC)
- 000 02207nam0 2200313 450
- 010 __ |a 978-7-5225-1447-5 |d CNY69.00 |f CNY69.00
- 100 __ |a 20230129d2023 em y0chiy50 ea
- 200 1_ |a 成人与成己 |A cheng ren yu cheng ji |b 专著 |e 问道教育之学 |f 田夏彪著
- 210 __ |a 北京 |c 九州出版社 |d 2023.03
- 300 __ |a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资助 大理大学学科团队建设项目资助
- 330 __ |a 为实现这一宗旨目的,学校教育展开了从“五育”并举到“五育”融合的探索之路,它所涉及的是用什么内容来“育人”,以怎样的形式来“育人”,又如何实现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学校教育实践问题?“五育”并举是学校教育内容之构成,也即人们常常所言的“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”五种类型和成分。“五育”融合是学校教育形式之现实和理想,它既是现实的,又是理想的。之所以是现实的,是因为学校教育实践在事实上是“五育”并举的,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受着“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”各育的影响,虽然其结构比例在不同时空、学校和学生中有所差异,但五育皆有庶几为现实。之所以是理想的,是因为“五育”并举不乏呈各行其是之状态,相互间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,难能发挥其统一影响学生身心和谐的作用,故而要从并举走向融合。结合现实,对学校“五育”融合实践的思考,除了从横向层面看到“五育”由“不全”到“并举”再至“融合”所体现出的学校教育内容充实进步之余,更应从纵向层面审视“五育”由“不足”到“多元”再至“融合”所隐匿着的学校教育价值导向转变之必要。前者涉及学校教育的结构要素,讲求外在内容的全面和系统性,可谓之“五育”并举,它有着时代社会性而在数量或成分上可变化;后者涉及学校教育的精神气质,注重内在的自由和主体性,可谓之“五育”融合,它立足于时代社会但又超乎其上而追求形式或质量的完美性。
- 517 1_ |a 问道教育之学 |9 wen dao jiao yu zhi xue
- 701 _0 |a 田夏彪 |A tian xia biao |f (1978-) |4 著
- 801 _0 |a CN |b 人天书店 |c 20230129
- 856 __ |q text |s 3821.40K |u http://www.cxstar.com/Book/Detail?pinst=P6u77RH0me5oQF0l5w3&ruid=2bdcf3e0000095XXXX
- 904 __ |a 2bdcf3e0000095XXXX |b 教育学 |c 不可供 |d 成人学术 |e 否
- 905 __ |a LYVC |d G4/E0014780
- 906 __ |a E0014780 |b E0014780 |c G4/E0014780 |d 电子图书 |e 69.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