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C状态:审校 文献类型: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:7
- 题名/责任者:
- 林徽因谈中国建筑/林徽因著 高钰琛, 郑文霞编
- 出版发行项:
- 南京: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,2025
- ISBN及定价:
- 978-7-5713-4735-2/CNY79.80
- 载体形态项:
- 264页:图;23cm
- 其它题名:
- 以时间为轴重新认识林徽因
- 个人责任者:
- 林徽因, 1904-1955 著
- 个人次要责任者:
- 高钰琛 编
- 个人次要责任者:
- 郑文霞 编
- 个人次要责任者:
- 陈书砚 绘
- 个人次要责任者:
- 张冰 绘
- 个人次要责任者:
- 绪红玉 绘
- 个人名称主题:
- 林徽因,-建筑学-文集
- 学科主题:
- 建筑学-中国-现代-文集
- 中图法分类号:
- TU-53
- 相关题名附注:
- 其他题名信息取自封面
- 责任者附注:
- 封底折页题: 绘者陈书砚, 张冰, 绪红玉
- 责任者附注:
- 林徽因 (1904-1955), 作家、诗人, 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, 也是中国首位女性建筑师。高钰琛,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。现任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, 城市设计教研室主任。郑文霞,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,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。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设计院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, 乡村振兴宣传推广中心副主任, 城乡规划师。
- 提要文摘附注:
- 本书精心收录了林徽因先生近乎所有独立创作的建筑文稿, 总计14篇。以1932年至1955年为时间轴, 既详实记录了中国建筑的特征与发展历程, 又充分展现了林徽因先生对中国建筑的观点与评价。在《平郊建筑杂录》中, 流露出对动荡时代古建筑难以保存的惋惜之情; 在《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》里, 表达了对现代住宅的殷切期待; 于《中国建筑彩画图案》序文中, 则呈现出对中国建筑彩画的深入考证与由衷赞叹。
全部MARC细节信息>>
| 索书号 | 条码号 | 年卷期 | 校区—馆藏地 | 书刊状态 | 还书位置 |
| TU-53/26 | 0974043 | 罗庄校区—数媒学院 | 可借 | 数媒学院 | |
| TU-53/26 | 0974044 | 罗庄校区—数媒学院 | 可借 | 数媒学院 | |
| TU-53/26 | 0974045 | 罗庄校区—数媒学院 | 可借 | 数媒学院 |
显示全部馆藏信息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