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C状态:已编 文献类型:电子图书 浏览次数:53
- 题名/责任者:
-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方式与效果研究/达妮莎著
- 出版发行项:
- 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23.05
- ISBN及定价:
- 978-7-122-42862-2/CNY78.00
- 载体形态项:
- 130页:图;26cm
- 个人责任者:
- 达妮莎 著
- 学科主题:
- 非物质文化遗产-网络传播-研究-大连
- 中图法分类号:
- G127.313
- 中图法分类号:
- G206.2
- 提要文摘附注:
- 在互联网联通世界的大连接时代,传统的“非遗”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,遭遇发展瓶颈,被边缘化,甚至面临消逝的危险。“非遗”文化该如何发展,“保护”不应该成为“非遗”文化发展的唯一出路。现今的互联网已经不单是一种网络技术,而是将多元用户彼此紧密联结的平台,是一种产生链接式、开放式、分享式关系网的高维媒介。“非遗”文化的网络传播与推广将关系到“非遗”文化的传承,甚至影响未来“非遗”文化的发展方向。在大众审美意趣变化、智能技术飞速发展、媒介融合的趋势下,我们亟需转换思想,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“非遗”的传播与发展;以“非遗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”的传播思维构建“非遗”在大连接时代的生存方式;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,坚守文化价值,探索在“互联网+”模式下的“非遗”文化互联网传播道路。本书以非遗的网络传播为导向,凭借数字技术,对其网络传播的类型及模式、传播媒介、传授关系,传播空间、传播策略及效果等内容进行综合研究,以期对非遗在网络传播中给予规范化、宏观的文化导向与政策指导。
- 使用对象附注:
- 本书适合专门从事非遗数字化、网络传播、文化艺术管理等相关交叉学科的读者人群参考
全部MARC细节信息>>
索书号 | 条码号 | 年卷期 | 校区—馆藏地 | 书刊状态 | 还书位置 |
G127.313G206.2/E0004424 | E0004424 | 罗庄校区—电子图书 | 可借 | 电子图书 |
显示全部馆藏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