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C状态:审校 文献类型: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:30
- 题名/责任者:
- 屈原集校注/金开诚, 董洪利, 高路明著
- 出版发行项:
- 北京:中华书局,1996
- ISBN及定价:
- 7-101-01316-3/CNY37.00 (全2册)
- 载体形态项:
- 2册 (768页) ;21cm
- 丛编项:
-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
- 个人责任者:
- 屈原, 约前340-前278 著
- 个人次要责任者:
- 金开诚, 1932-2008 著
- 个人次要责任者:
- 董洪利, 1948- 著
- 个人次要责任者:
- 高路明 著
- 学科主题:
- 楚辞-注释
- 中图法分类号:
- I222.3
- 中图法分类号:
- I207.22
- 一般附注:
- 本书出版得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资助。
- 提要文摘附注:
- 《屈原集校注》(套装全2册)是校注本,屈原在九章抽思中说“结微情以陈词兮,矫以遗夫美人”,说明他的有些辞作本为“献诗陈志”而作,并不限于个人抒发感情。史记列傅说屈原“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,一篇之中三致志焉”;下面又说“令尹子兰闻之大怒”。道一事实也说明屈原辞谁多有违碍之言,但在当时却并不保密,而是在社会上有所流传的。又屈原列传说:“屈原既死之后,楚 有宋主、唐勒、景差之徒者,皆好辞而以赋见称;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,终莫敢直谏。”这进一步证明了屈原辞流传的社会性。可以想见,屈辞在楚国人士中的影响是不小的;至于宋玉、唐勒、景差等楚辞作者,既然“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”,当然更会致力于屈辞的收集、整理、保管和傅习。另外,还应充分估计到屈原辞通过民间渠道流传于后世的可能性。
全部MARC细节信息>>
| 索书号 | 条码号 | 年卷期 | 校区—馆藏地 | 书刊状态 | 还书位置 |
| I222.3/1 | 0052912 | 下册 | 经开校区—经开库房 | 非可借 | 经开库房 |
| I222.3/1 | 0052911 | 上册 | 经开校区—经开库房 | 非可借 | 经开库房 |
| I222.3/1 | 0037519 | 下册 | 经开校区—经开库房 | 非可借 | 经开库房 |
| I222.3/1 | 0037520 | 上册 | 经开校区—经开库房 | 非可借 | 经开库房 |
显示全部馆藏信息



